千里之外, 可解莼鲈之思

苏州作家叶圣陶一篇《藕与莼菜》让许多人对莼菜这一主产于太湖流域的佳肴充满好奇,如今,不出家门,全国各地消费者都能品尝到这一珍贵的水生蔬菜了——7日在福州开幕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苏州太湖水产公司带来的瓶装莼菜吸引不少参观者目光。“我们的产品通过特殊工艺处理,在不改变口感和营养价值的前提下,可以常温保存10个月。”公司总经理孙红说,这次以展示为主,带的货不多,想购买的话只能通过官网下单。

把“江苏产”推向全国

溧阳白茶、阳山水蜜桃、黑蒜、胚芽油……本届农交会,江苏突出“优质、特色、品牌”,精心组织104家龙头企业、合作社近千种产品展示、销售。

“最近一直到各地参加展会,前天刚从陕西参加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回来。推荐我们的红心猕猴桃,入口香甜,吃完还有余香在喉间。”徐州贾汪众诚猕猴桃合作社负责人刘新成对自家产品很自信。老刘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本地农业部门了解到我的猕猴桃品质确实好,主动帮我们拓展销路,如今在网上也有专卖店,通过参加这种高层次展会也提高了知名度。”

记者从省农委了解到,全省已有17个市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3%,综合评价在全国排名前列。在现代农业展区,记者看到,示范区内的优质农产品如靖江蟹黄汤包、句容野山小村大米、太仓肉松等展柜前围满参观的群众。福州市民邱露说:“以前不知道江苏有这么多高品质农产品资源,今天买了很多好东西,比如茅山白茶、连云港鲜切花,回去后也要推荐给亲戚朋友。”

深加工让农产品身价倍增

虽是鱼米之乡,江苏却并不满足于简单呈现大自然提供的丰富农产品,省内农业企业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附加值更高的农产品深加工上。

记者在江苏馆看到,阳山水蜜桃汁、速食牛柳、即食莲藕等新产品虽然售价不低,仍获消费者青睐。“这个大麦若叶,是作为保健食品出口到国外的。”泰州市农委主任毛正球告诉记者,在农业大市兴化,已有好几家企业从事大麦叶深加工。现代人注重养生保健,大麦叶加工成速溶粉末,冲饮可以润肠排毒,在国内外都很有市场。曾经无人问津的大麦叶,经过这样的深加工,身价至少涨了十数倍。

大丰福到乐水产食品公司总经理沈斌带来独家研发、刚刚上市的调味品“虾之仙”,成分只有干虾籽和盐,却能代替鸡精味精,不含防腐剂和添加剂。“我们靠海吃海,要把大海馈赠充分用好,这次带来的深加工产品蚬子酱、螺蛳酱、虾籽酱等都是盐城独有的。”

因为《舌尖上的中国》推荐而全国闻名的溧阳名品雁来蕈,从几年前只是简单晒干后直接出售,到本次展会上琳琅满目的雁来蕈酱、速食菜品,也体现出我省农产品向精细化深耕的发展方向。

拥抱互联网,探索新出路

去年的全国农展会上,我省许多企业都把品牌二维码放到包装显著位置,以便消费者扫码后获得更多企业信息。今年,企业利用互联网的意愿更强。

以上月刚被评为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的沛县为例,该县今年4月成立大农合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合作社,将当地优质合作社、家庭农场纳入统一电商平台,采用统一商标并进行统一包装、运营,农民、农场通过其客户端直接进行电子商务活动。“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可以逐步实现向订单农业过渡,降低农业生产、销售风险。”大农合经理张恒团本次带来的展品就是一摞平台宣传册,他告诉记者,现在当地已有120多个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入平台,“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开拓市场,完善电商生态链。”

省内知名农药企业克胜集团整合农业服务资源,投资成立蜻蜓农服电商平台,面向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提供智能农业机械、农业物联网、土壤修复等服务,同时提供包括农技农艺、农业文化创意、农村金融等在内的一站式农业服务。总经理吴成伟介绍,农民只要在网上下单,选择服务,剩下的事就交给专业服务团队来干。我们会派专家实地诊断,再由专业团队操作无人机进行智能喷洒,防止农药漏喷或重复喷洒。